美尚网

新冠疫情在中国的发生,新冠疫情在中国的发生时间

新冠疫情在中国的发生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在中国武汉首次爆发以来,迅速蔓延至全国乃至全球,成为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之一,本文将基于公开数据,详细回顾新冠疫情在中国的发生过程,并重点展示部分关键时间节点的疫情数据。

新冠疫情在中国的发生,新冠疫情在中国的发生时间

疫情初期爆发阶段(2019年12月-2020年1月)

2019年12月,武汉市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截至2020年1月20日,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98例,其中重症35例,死亡3例,1月23日,武汉市宣布"封城",成为中国首个因疫情采取封闭管理的千万人口大城市。

2020年1月24日除夕当天,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0例,其中重症177例,死亡25例,湖北省确诊病例数占全国总数的96%(729例),这一时期,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了首批确诊患者,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SARS冠状病毒有79.5%的相似性。

疫情快速扩散阶段(2020年1月-2月)

随着春节人员大规模流动,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2020年1月29日,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报告确诊病例,实现全覆盖,截至2月1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380例,现有重症病例2110例,累计死亡病例30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28例。

以湖北省为例,2020年2月12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创下疫情以来最高纪录,截至2月17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59989例,其中武汉市42752例;全省累计死亡1789例,其中武汉市1381例;全省累计治愈出院7862例,其中武汉市4219例。

疫情防控关键阶段(2020年2月-3月)

在全国严格防控措施下,疫情逐渐得到控制,2020年2月18日,全国新增治愈出院病例首次超过新增确诊病例,3月11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至个位数(8例),3月18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首次实现零报告。

截至2020年3月31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 现有确诊病例2004例(其中重症病例466例)
  • 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6238例
  • 累计死亡病例3301例
  • 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1543例
  • 现有疑似病例172例

湖北省在此期间疫情数据变化明显:

  • 3月10日,武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 3月18日,湖北新增确诊病例0例(武汉0例)
  • 3月19日,湖北新增疑似病例0例(武汉0例)

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2020年4月以后)

随着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中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但局部地区仍不时出现聚集性疫情,以2021年1月河北省疫情为例:

  • 1月2日至1月16日,河北省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688例
  • 其中石家庄市644例,邢台市41例,廊坊市1例,雄安新区2例
  • 累计出院23例,死亡1例
  • 1月12日单日新增90例本地确诊病例

2021年7月南京禄口机场引发的新一轮疫情中:

  • 7月20日至8月12日24时,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35例
  • 疫情传播链波及全国十余个省份
  • 扬州市成为疫情重灾区,8月10日单日新增54例确诊病例

2022年上海疫情数据实例

2022年3月至5月,上海市遭遇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严重疫情,以下是关键数据:

  • 3月1日至5月31日,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8022例
  • 无症状感染者591499例
  • 死亡病例588例
  • 4月13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2573例,无症状感染者25146例
  • 5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727例,无症状感染者6606例
  • 5月31日新增确诊病例14例,无症状感染者132例

医疗资源使用情况:

  • 最高峰时开设方舱医院床位约30万张
  • 投入医护人员4.7万名
  • 累计收治患者60余万人

全国疫苗接种数据(截至2022年底)

中国实施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行动:

  • 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96亿剂次
  • 接种总人数达13.10亿
  • 完成全程接种12.77亿人
  • 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28亿人
  • 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40亿
  • 完成全程接种2.28亿人
  • 完成加强免疫1.92亿人

2023年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数据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2022年12月疫情数据出现明显变化:

  • 12月1日至31日,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数达71659例
  • 12月22日达到峰值,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7689例
  • 北京市在12月11日至20日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从2.2万人次激增至6.5万人次
  • 全国重症病例数从12月15日的173例增至12月30日的2158例

医疗机构应对情况:

  • 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超过1.6万个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超过4.1万个
  • 开放重症床位18.1万张

经济与社会影响数据

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造成全方位影响:

  • 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为1992年有季度统计以来首次负增长
  • 2020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6.6%
  • 2020年春运客运量同比下降50.3%
  • 2020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同比下降68.2%
  • 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4.1%
  • 2022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105.8亿件,同比增长2.1%

国际比较数据

截至2023年1月,中国疫情防控成效在国际比较中表现突出:

  • 中国每百万人口确诊病例数约6万例,远低于美国的28万例和英国的32万例
  • 中国每百万人口死亡病例数约42例,美国为309例,英国为314例
  • 中国疫情高峰期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占人口比例最高约为0.005%,美国为0.3%

新冠疫情在中国的发生发展过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初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到后期的常态化防控,中国采取了最为严格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文列举的大量数据表明,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将继续优化防控措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