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尚网

新冠疫情中的社会现象,新冠疫情中的社会现象有哪些

新冠疫情中的社会现象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不仅是一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更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各个层面,催生了一系列独特的社会现象,本文将聚焦疫情期间的社会变化,并通过具体数据展示疫情对社会的影响。

新冠疫情中的社会现象,新冠疫情中的社会现象有哪些

疫情初期的恐慌性抢购

2020年初,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多国出现了恐慌性抢购现象,以美国为例,2020年3月,美国零售联合会(NRF)数据显示,消毒产品销售额同比激增519%,洗手液销售额增长470%,罐头食品销量增长近200%,根据尼尔森(Nielsen)的数据,截至2020年3月7日的一周内,美国洗手液销量同比增长1400%,口罩销量增长780%,抗菌喷雾销量增长520%。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前后,多地超市出现抢购潮,据商务部监测,2020年1月20日至2月10日期间,全国重点零售企业的大米、面粉、食用油日均销量分别比2019年同期增长40%、36%和32%,方便面销量同比增长133%,速冻食品增长143%,瓶装水增长53%。

医疗资源挤兑与分配不均

疫情高峰期,全球多地医疗系统面临严峻挑战,以意大利为例,2020年3月,伦巴第大区重症监护病床使用率达到惊人的95%,部分地区甚至超过100%,根据意大利民防部门数据,2020年3月21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6557例,死亡病例793例,创下当时全球单日死亡最高纪录。

美国纽约市在2020年4月疫情高峰期间,医院急诊科就诊量比平时增加40%,ICU床位使用率达到85%,根据纽约州卫生部门数据,2020年4月7日,纽约市单日新增确诊病例8247例,死亡病例731例,全市医院系统接近崩溃边缘。

相比之下,中国武汉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2月,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达到3910例(2月13日),根据武汉市卫健委数据,2020年2月17日,武汉市定点医院床位使用率达到98.6%,重症监护床位使用率达到99.1%,为应对医疗资源紧张,中国在10天内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座专门医院,新增床位2600张。

线上经济的爆发式增长

疫情期间,线上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2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1.5%,比2019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4.23亿,较2019年底增长110.2%。

美国电子商务同样呈现爆炸式增长,根据Adobe数字经济指数,2020年3月美国在线零售额同比增长25%,4月同比增长49%,2020年4月,美国杂货配送应用Instacart的订单量比1月增长了500%,日活跃用户增长150%。

视频会议平台Zoom的日活跃用户从2019年12月的1000万激增至2020年4月的3亿,增长3000%,2020年第一季度,Zoom营收同比增长169%,达到3.282亿美元。

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化

疫情带来的隔离措施和社会不确定性导致全球心理健康问题显著增加,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2020年6月的调查,40.9%的受访者报告至少一种心理健康状况或物质滥用相关症状,31%报告焦虑或抑郁症状,26%报告创伤和压力相关症状,13%开始或增加物质使用以应对压力。

2020年2月的一项覆盖5万人的调查显示,35%的受访者存在心理困扰,其中16.4%为中度至重度心理困扰,武汉地区居民的心理困扰比例高达42.6%,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3月20日至30日期间,49.6%的英国人报告高水平焦虑,远高于2019年同期的21%,2020年4月,英国NHS心理健康热线接听量同比增长30%。

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加剧

疫情放大了社会原有的不平等现象,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数据,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工作时间减少14%,相当于4亿个全职工作岗位,低收入劳动者受影响最为严重,全球93%的劳动者生活在有某种形式工作场所关闭的国家。

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EPI)数据显示,2020年4月,美国低收入工人(时薪低于27美元)的失业率达到21.2%,而高收入工人(时薪超过60美元)失业率仅为7.3%,非洲裔美国人的失业率达到16.7%,高于白人的14.2%。

在教育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2020年4月全球有15亿学生因学校关闭而受到影响,发展中国家约8.26亿学生缺乏家用电脑,43%的学生家中没有互联网接入,加剧了教育不平等。

防疫措施的社会接受度差异

各国对防疫措施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根据YouGov在2020年4月的跨国调查,戴口罩的支持率在中国为89%,意大利为83%,西班牙为80%,美国仅为52%,英国为36%,瑞典仅为7%。

2020年5月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美国民主党支持者中83%认为戴口罩非常重要,而共和党支持者中这一比例仅为29%,这种政治立场与防疫态度的高度相关性成为美国疫情应对的一大特点。

在欧洲,2020年4月欧洲晴雨表调查显示,88%的欧盟公民支持政府采取的防疫措施,但到2020年11月,这一比例下降至67%,反映出防疫疲劳现象。

疫苗分配的不平等

全球疫苗分配呈现严重不平等,截至2021年6月,高收入国家人均疫苗接种量是低收入国家的30倍,根据Our World in Data数据,2021年6月15日,加拿大每100人接种剂量为75.5,英国为96.3,美国为92.1,而非洲大陆平均仅为3.2。

COVAX机制原计划在2021年底前向中低收入国家提供20亿剂疫苗,但实际交付量远低于预期,截至2021年9月,非洲大陆仅有4%的人口完成疫苗接种,而欧洲和北美这一比例超过50%。

新冠疫情不仅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从初期恐慌到长期应对,从医疗挤兑到心理健康,从经济转型到社会分化,这场疫情全方位考验了各国的社会治理能力,数据清晰地展示了疫情对社会各层面的深刻影响,而这些影响很可能在疫情结束后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