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数据更新
疫情最新动态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56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8例(广东15例,福建8例,北京7例,上海6例,四川5例,浙江3例,江苏2例,山东1例,云南1例),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2例,浙江2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1520例(广东564例,河南200例,北京197例,重庆126例,内蒙古82例,山西66例,陕西62例,四川61例,黑龙江35例,新疆30例,江苏25例,云南22例,福建19例,山东13例,甘肃13例,浙江12例,贵州10例,湖南6例,海南6例,辽宁4例,湖北4例,天津2例,上海2例,安徽2例,西藏2例,青海2例,河北1例),含45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69例,重庆16例,陕西15例,甘肃13例,北京10例,四川6例,内蒙古4例,山西3例,浙江3例,江苏2例,福建2例,湖南2例,云南2例,海南1例,贵州1例,新疆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各省市具体数据
广东省疫情数据
广东省作为本轮疫情的重点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数持续高位,具体分布如下:
- 广州市新增328例(海珠区226例,白云区21例,天河区16例,番禺区12例,荔湾区15例,越秀区13例,黄埔区8例,南沙区7例,增城区6例,花都区4例)
- 深圳市新增89例(福田区32例,南山区18例,龙岗区15例,罗湖区12例,宝安区8例,龙华区4例)
- 佛山市新增56例(南海区28例,顺德区15例,禅城区8例,三水区3例,高明区2例)
- 东莞市新增31例(大朗镇12例,长安镇6例,虎门镇5例,东城区4例,南城区2例,寮步镇2例)
- 其他地市新增60例(中山市12例,惠州市10例,江门市9例,珠海市8例,肇庆市6例,汕头市5例,湛江市4例,茂名市3例,清远市2例,韶关市1例)
北京市疫情数据
北京市新增197例本土确诊病例,分布情况如下:
- 朝阳区56例(主要集中在小红门乡、十八里店乡、崔各庄乡等地)
- 海淀区32例(主要集中在北太平庄街道、学院路街道等地)
- 丰台区28例(主要集中在方庄街道、石榴庄街道等地)
- 通州区22例(主要集中在宋庄镇、梨园镇等地)
- 昌平区18例(主要集中在沙河镇、回龙观街道等地)
- 大兴区15例(主要集中在西红门镇、旧宫镇等地)
- 东城区12例(主要集中在东直门街道、建国门街道等地)
- 西城区10例(主要集中在金融街街道、月坛街道等地)
- 其他区4例(房山区2例,顺义区1例,石景山区1例)
重庆市疫情数据
重庆市新增126例本土确诊病例,具体分布为:
- 渝北区38例(主要集中在龙溪街道、回兴街道等地)
- 九龙坡区22例(主要集中在石桥铺街道、杨家坪街道等地)
- 江北区18例(主要集中在观音桥街道、华新街街道等地)
- 沙坪坝区15例(主要集中在覃家岗街道、小龙坎街道等地)
- 南岸区12例(主要集中在南坪街道、海棠溪街道等地)
- 巴南区8例(主要集中在鱼洞街道、李家沱街道等地)
- 其他区13例(大渡口区4例,北碚区3例,渝中区2例,永川区2例,璧山区1例,江津区1例)
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当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260例,其中境外输入156例,本土16104例(广东5047例,河南2789例,重庆2314例,内蒙古1527例,新疆841例,甘肃787例,陕西599例,山西488例,北京391例,黑龙江386例,四川348例,青海327例,湖南312例,云南303例,湖北256例,山东237例,江苏228例,天津192例,广西186例,吉林171例,安徽150例,浙江149例,贵州140例,上海136例,福建126例,海南124例,河北121例,宁夏112例,辽宁98例,江西88例,西藏28例,兵团15例)。
重点地区疫情分析
广州市疫情特点
广州市本轮疫情呈现多点、多源、多链暴发特点,海珠区新增病例数占全市新增病例数的68.9%,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海珠区凤阳街康鹭片区、赤岗街客村片区等高风险区域疫情仍在发展中,新增感染者数量持续攀升,白云区近期疫情呈现局部聚集和点状散发并存特点,涉及市场、城中村等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社区传播风险。
郑州市疫情特点
河南省郑州市新增病例主要集中在主城区,二七区、中原区、金水区等区域新增病例数较多,郑州市本轮疫情病毒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传染性强等特点,目前郑州市已对主城区(市内八区)进行流动性管理,力争用5天时间打一场疫情防控歼灭战。
疫情防控措施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各地已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
广州市:自11月5日起对海珠区全域实施强化社会面防控措施,市民原则上居家办公,地铁、公交暂停服务,除保障市民生活和城市基本运行的水、电、燃油、燃气、通讯、环卫、粮油肉菜供应、生活超市(含农贸市场)、药店、医疗机构、餐饮类企业(只提供快递外卖服务)等行业和场所正常运行外,其余经营性场所一律暂停营业。
-
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进返京防疫政策措施,11月12日起,对进返京人员不再执行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等防控措施,抵京后不再执行落地"三天三检",按照北京市有关防控规定执行,但针对重点区域仍实施封控管理措施。
-
重庆市:中心城区实施全域协同防控,强化社会面管控,各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市民非必要不外出,非必需不离开中心城区,超市、农贸市场、药店、医疗机构等生活必需场所正常营业,其他营业场所、门店暂停营业。
疫苗接种情况
截至2022年11月1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4140.8万剂次,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4021.9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2864.4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91.0%和86.6%,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8417.9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4674.9万人。
专家建议
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建议: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 保持社交距离,不聚集、不扎堆,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常通风。
- 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应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 密切关注各地疫情动态和防控政策变化,合理安排出行,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
- 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当前全国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地应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广大市民应自觉遵守防疫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