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尚网

新冠疫情表彰李兰娟,新冠疫情表彰李兰娟的话

抗疫英雄的无私奉献与卓越贡献

李兰娟院士的抗疫事迹

李兰娟院士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武汉暴发后,73岁高龄的李兰娟院士第一时间奔赴抗疫一线,带领团队开展病毒分离、疫苗研发和临床救治工作。

新冠疫情表彰李兰娟,新冠疫情表彰李兰娟的话

在武汉抗疫期间,李兰娟院士提出了"四抗二平衡"的治疗策略,即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抗继发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微生态平衡,这一策略显著提高了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据统计,采用李兰娟团队治疗方案的重症患者死亡率从最初的20%以上降至5%以下。

疫情期间的关键数据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武汉封城期间,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0,006例,其中重症病例9,634例,危重症病例2,05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6,464例,累计死亡病例2,572例。

李兰娟院士团队所在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了104例确诊患者,其中重症和危重症患者28例,通过应用"四抗二平衡"策略,该院实现了重症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目标。

在疫苗研发方面,李兰娟团队于2020年2月成功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为疫苗研发提供了重要基础,截至2021年底,中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28亿剂次,全程接种率超过85%,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具体时段数据分析

以2020年2月这一疫情高峰期为例,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数据如下:

  • 2月1日:新增确诊2,590例
  • 2月2日:新增确诊2,829例
  • 2月3日:新增确诊3,235例
  • 2月4日:新增确诊3,887例
  • 2月5日:新增确诊3,694例
  • 2月6日:新增确诊3,143例
  • 2月7日:新增确诊3,399例
  • 2月8日:新增确诊2,656例
  • 2月9日:新增确诊3,062例
  • 2月10日:新增确诊2,478例

在这期间,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的医疗资源面临巨大压力,武汉市定点医院床位从最初的几千张迅速扩充到超过4万张,方舱医院累计收治轻症患者1.2万余人,李兰娟院士团队提出的分级诊疗方案为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疫情防控成效

通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像李兰娟院士这样的专家团队的辛勤工作,中国疫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

  1. 疫情快速得到控制:从首例报告到基本控制住疫情传播,仅用了约3个月时间。
  2. 病死率显著下降:全国新冠肺炎患者病死率从早期的4%左右降至1%以下。
  3. 医疗救治能力提升:重症患者治愈率从不足50%提高到90%以上。
  4. 科研成果丰硕:短时间内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诊断试剂研发、疫苗研制等关键工作。

以浙江省为例,作为李兰娟院士工作的地方,该省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截至2020年3月底,浙江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68例,治愈出院1,219例,治愈率达96.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得益于李兰娟院士团队早期提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控策略。

国际抗疫合作

李兰娟院士不仅在国内抗疫中作出贡献,还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她带领团队与多个国家分享中国抗疫经验,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资援助,据统计,中国向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援助,出口口罩超过2,000亿只,防护服超过20亿套,检测试剂盒超过8亿人份,呼吸机超过27万台。

在疫苗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疫苗,其中许多疫苗的研发都有李兰娟院士团队的参与和贡献,中国疫苗在全球范围内的接种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影响与表彰

鉴于李兰娟院士在疫情防控中的突出贡献,她获得了多项荣誉和表彰:

  1. 2020年9月,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2. 2020年12月,当选"2020年度中国十大医学人物"
  3. 2021年2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4. 2021年7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提名

李兰娟院士的事迹也激励了无数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据统计,疫情期间全国有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其中90后、00后占比超过40%,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李兰娟院士继续带领团队开展新冠病毒变异监测、疫苗效果评估等工作,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报告超过6.5亿例确诊病例,死亡超过660万例,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政策,有效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李兰娟院士表示,疫情防控仍然不能松懈,需要继续加强科研攻关,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她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构建更加健全的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在未来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多像李兰娟院士这样的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以科学的态度、专业的精神和无私的奉献,守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