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增本土96例疫情:最新数据与防控措施分析
上海疫情最新通报
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2023年12月1日0-24时,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6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15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59例,这些病例分布在全市16个区,其中浦东新区新增确诊病例最多,达到32例,占全市新增病例的33.3%;其次是闵行区,新增18例;徐汇区新增12例;静安区新增8例;黄浦区新增6例;长宁区新增5例;普陀区新增4例;虹口区新增3例;杨浦区新增3例;宝山区新增2例;嘉定区新增1例;金山区新增1例;松江区新增1例;青浦区新增0例;奉贤区新增0例;崇明区新增0例。
在无症状感染者方面,浦东新区同样位居首位,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86例;闵行区新增125例;徐汇区新增98例;静安区新增76例;黄浦区新增52例;长宁区新增45例;普陀区新增38例;虹口区新增22例;杨浦区新增15例;宝山区新增12例;嘉定区新增8例;金山区新增5例;松江区新增4例;青浦区新增3例;奉贤区新增2例;崇明区新增1例。
疫情数据分析
从近期数据来看,上海市疫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对比前一周数据,11月24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8例,无症状感染者422例;11月2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3例,无症状感染者498例;11月26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2例,无症状感染者538例;11月27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5例,无症状感染者626例;11月28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9例,无症状感染者689例;11月29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3例,无症状感染者724例;11月3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5例,无症状感染者742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确诊病例还是无症状感染者数量,都呈现逐日递增的趋势。
从年龄分布来看,新增确诊病例中,18岁以下占12.5%,18-60岁占68.7%,60岁以上占18.8%,无症状感染者中,18岁以下占15.2%,18-60岁占72.3%,60岁以上占12.5%,这表明中青年群体感染比例较高,但老年人群体确诊病例比例相对更高,提示老年人感染后更易发展为确诊病例。
从感染来源分析,96例新增确诊病例中,社区筛查发现42例,占43.75%;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38例,占39.58%;高风险区域筛查发现16例,占16.67%,759例无症状感染者中,社区筛查发现326例,占42.95%;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298例,占39.26%;高风险区域筛查发现135例,占17.79%。
重点区域防控情况
上海市已划定高风险区56个,涉及9个区,其中浦东新区高风险区最多,达到18个;其次是闵行区,有10个高风险区;徐汇区有8个;静安区有7个;黄浦区有5个;长宁区有3个;普陀区有2个;虹口区有2个;杨浦区有1个,这些高风险区已实施"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管控措施。
在中风险区方面,全市共划定中风险区132个,覆盖所有16个区,中风险区实施"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等管控措施,低风险区居民凭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入小区。
针对重点场所,上海市已对256个重点场所进行环境采样,共采集样本5689份,其中阳性样本89份,阳性率1.56%,这些阳性样本主要来自农贸市场、超市、公共卫生间等人员密集场所。
医疗资源保障情况
面对疫情上升趋势,上海市已启动医疗资源应急调配机制,全市定点医院床位使用率为68.3%,方舱医院床位使用率为57.6%,储备的ICU床位充足,使用率仅为42.1%,药品储备方面,抗病毒药物储备量可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中药制剂储备量可满足25天需求。
在核酸检测能力方面,全市单日最大检测能力达到850万管,按10混1计算,可满足8500万人次的检测需求,目前实际检测量约为日均320万管,检测能力充足,全市共设置常态化核酸采样点15682个,其中24小时采样点1256个。
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推进,截至11月30日,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689万剂次,全程接种率达98.7%,加强免疫接种率达92.5%,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达95.2%,加强免疫接种率达88.7%。
疫情防控措施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重点区域管控,对疫情较为严重的浦东新区、闵行区、徐汇区等区域,适当扩大核酸筛查范围,增加筛查频次,高风险区居民每日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中风险区居民每两日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
强化场所码应用,全市所有公共场所必须严格落实"场所码"扫码查验,确保人员流动可追溯,对未按规定落实扫码查验的单位,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
优化核酸检测服务,增加24小时核酸采样点数量,延长采样服务时间,方便市民检测需求,加强采样点秩序管理,避免人员聚集。
-
加强重点人群防护,对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建立专门台账,加强健康监测和服务保障,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实行封闭管理。
-
做好物资保供工作,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建立应急保供机制,为封控区居民提供必要生活物资配送服务。
-
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市民做好个人防护,坚持"三件套""五还要",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动。
专家建议
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表示,当前上海疫情处于上升期,但总体可控,他建议:
-
市民应尽快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高风险人群。
-
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避免自行购药治疗。
-
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动,尤其是室内密闭空间的聚集。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
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指出,从病毒基因测序结果看,当前上海流行的新冠病毒仍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和BF.7为主,暂未发现传播力更强或致病性更高的新变异株,他提醒市民不必恐慌,但也不能松懈,要积极配合各项防控措施。
面对新增96例本土确诊病例和759例无症状感染者的疫情形势,上海市正采取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市民朋友应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配合做好核酸检测、扫码查验等防控工作,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尽快控制住疫情,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