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尚网

新冠疫情与学会工作,新冠疫情与学会工作的关系

新冠疫情与学会工作

新冠疫情自爆发以来,对全球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会工作也不例外,本文将结合具体数据,探讨疫情对学会工作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应对措施。

新冠疫情与学会工作,新冠疫情与学会工作的关系

全球疫情数据概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7.6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80万例,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02亿例,死亡病例超过110万例;印度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46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53万例;法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96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16万例。

以2022年1月为例,全球单月新增确诊病例超过8400万例,创下疫情爆发以来的最高纪录,美国单月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800万例,印度超过600万例,巴西超过400万例,这一时期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惊人,给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中国疫情数据情况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中国大陆地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42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5200例,在2022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中国经历了明显的感染高峰。

以北京市为例,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1月8日期间,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累计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病例超过50万人次,其中重症病例约1.2万人次,同期,全市发热门诊接诊量从每日约3000人次激增至最高7.3万人次,随后逐步下降至约1万人次。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全市发热门诊就诊量最高峰达到每日7.5万人次,是平日的20倍以上,全市医疗机构在院新冠阳性患者数量在12月下旬达到峰值,超过8万人,其中重症患者约2000人。

疫情对学会工作的影响

学术会议形式转变

疫情迫使大量学术会议转为线上或混合模式举办,以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为例,2020年其举办的国际会议中,约85%转为线上形式,参会人数平均下降了30-40%,2021年数据显示,线上会议的平均注册费比线下会议低约40%,导致学会收入显著减少。

美国化学会(ACS)报告称,其2020年春季会议原计划有超过1.5万名参会者,转为线上后实际参会人数约为1.2万,会议收入减少了约35%,2021年该学会的会议总收入仍比2019年水平低约25%。

会员发展与服务挑战

英国皇家化学会(RSC)2021年度报告显示,其全球会员数量在疫情期间下降了约5%,主要是由于早期职业研究人员面临的经济压力增大,该学会2020年会员续费率比2019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

日本物理学会报告称,2020年新会员注册人数同比下降了15%,学生会员减少了约20%,为应对这一情况,该学会推出了会费减免政策,2021年会费收入因此减少了约18%。

出版业务变化

科学出版在疫情期间经历了显著增长,Elsevier报告称,2020年其新冠相关论文下载量增长了600%,相关文章引用量增长了300%,Springer Nature数据显示,其开放获取新冠相关论文的下载量在2020年达到平均每篇超过2000次,是普通论文的10倍以上。

这种增长并不均衡,许多学会期刊的非新冠相关论文投稿量和下载量有所下降,美国微生物学会(ASM)报告称,其非新冠相关期刊的投稿量在2020年下降了约15%,2021年仍比疫情前水平低约8%。

学会应对措施与创新

数字化转型加速

疫情期间,各学会纷纷加快数字化建设,IEEE投资了超过1000万美元升级其虚拟会议平台,2021年举办的线上会议数量达到创纪录的600多场,该学会的在线学习平台IEEE Xplore在2020年的使用量增长了45%。

英国医学协会(BMA)开发了专门的疫情信息门户,2020年3月至12月期间,该门户访问量超过200万次,是其常规网站流量的3倍,协会还组织了超过100场在线研讨会,平均每场参与人数超过500人。

会员支持计划

许多学会推出了针对会员的特殊支持措施,美国物理学会(APS)设立了总额为5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基金,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会员,截至2021年底,该基金已资助了超过800名会员,平均每人获得约600美元。

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EA)将会费冻结了两年,并提供了总额超过100万澳元的会费减免,该协会还推出了免费的在线职业发展课程,2020年参与人数超过1.5万,是2019年的4倍。

开放科学倡议

疫情促进了开放科学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与主要科研出版机构合作建立了COVID-19全球研究数据库,收录了超过50万篇相关论文,超过150家出版商签署了承诺,免费开放新冠相关研究成果。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旗下的《科学》杂志在2020年3月宣布所有新冠相关论文免费开放,相关文章的阅读量在随后三个月内增长了400%,该杂志还加快了审稿流程,新冠论文的平均发表时间从通常的120天缩短至30天以内。

后疫情时代,学会工作将面临长期转型,混合会议模式可能会成为常态,IEEE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参会者希望在疫情后继续参加线上或混合会议,数字会员服务需求也将持续增长,英国皇家学会(RS)2022年的调查发现,75%的会员希望获得更多在线资源和服务。

疫情暴露出的全球科研合作不平等问题也需要关注,非洲科学院(AAS)报告称,疫情期间非洲研究人员在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参与度下降了约30%,国际学会需要加强能力建设支持,促进更包容的全球科研生态系统。

新冠疫情给学会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加速了创新和转型,通过分析具体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疫情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会的影响程度和方式各不相同,学会需要从这次危机中吸取经验,构建更具韧性和适应性的运作模式,更好地服务科学界和社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