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与防控措施
江西新冠疫情最新动态
根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疫情通报,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江西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54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520例,累计死亡病例1例,现有确诊病例22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全省现有无症状感染者37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医学观察。
从疫情分布来看,南昌市报告确诊病例最多,累计达587例,其次是赣州市286例和上饶市185例,其他地市确诊病例数相对较少,九江市121例,宜春市98例,抚州市86例,吉安市72例,萍乡市58例,景德镇市25例,鹰潭市15例,新余市10例。
近期疫情数据分析
以2022年12月为例,江西省经历了疫情高峰,根据官方数据,2022年12月1日至31日期间,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856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8,743例,12月20日达到单日新增最高峰,当日新增确诊病例587例,无症状感染者4,215例。
具体到各地市,南昌市在2022年12月新增确诊病例1,254例,占全省总数的32.5%;赣州市新增786例,占比20.4%;上饶市新增543例,占比14.1%,九江市、宜春市、抚州市新增病例数均在200-400例之间,其他地市新增病例数相对较少。
从年龄分布看,12月新增病例中,0-17岁占比3%,18-59岁占比7%,60岁及以上占比0%,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占比达4%。
疫苗接种情况
截至2023年11月15日,江西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7亿剂次,完成全程基础免疫接种人数4,356万人,全程接种率8%;完成加强免疫接种人数3,872万人,加强免疫接种率0%。
分年龄段来看,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5%,加强免疫接种率3%;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全程接种率2%,加强免疫接种率8%,3-17岁人群全程接种率1%。
医疗资源保障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弹,江西省已做好充分医疗资源准备,全省共设置定点医院127家,总床位25,643张,其中重症床位2,158张,储备方舱医院28个,床位35,000张,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了发热门诊,共386个。
在药品储备方面,江西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联动储备机制,目前全省储备抗病毒药物125万盒,解热镇痛药230万盒,中药制剂150万剂,能够满足2个月以上的临床需求。
疫情防控措施
江西省根据国家最新防控政策,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
重点场所防控: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继续落实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措施,全省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疫苗接种率达6%,入住老人疫苗接种率达2%。
-
重点人群保护:对65岁以上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1,256万份,开展定期随访和健康监测。
-
监测预警机制:全省设置新冠病毒监测哨点医院156家,每周开展病毒变异监测,11月第一周共检测样本3,856份,未发现新的变异毒株。
-
医疗救治体系:建立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11月以来,全省基层医疗机构接诊发热患者12,543人次,转诊至上级医院1,256人次。
-
健康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健康宣教,11月发布科普信息3,856条次,覆盖人群2,850万人次。
经济与社会影响
疫情对江西省经济社会造成了一定影响,2022年全省GDP增长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受影响最大,增长率仅为2%,旅游收入同比下降6%,餐饮收入下降3%。
就业方面,2022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同比下降3%,失业率最高达到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小微企业受影响尤为严重,全省小微企业数量减少8,756家。
为应对疫情影响,江西省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
- 减免企业社保费8亿元
- 发放稳岗返还资金5亿元
- 提供创业担保贷款128亿元
- 发放消费券15亿元
未来防控建议
基于当前疫情形势和数据分析,对江西省疫情防控提出以下建议:
-
加强老年人群防护:60岁以上老年人重症率较高,应进一步提高该人群疫苗接种率,目标达到95%。
-
完善分级诊疗:优化基层医疗机构资源配置,确保发热诊室设置率达100%,药品储备满足1个月用量。
-
强化监测预警:扩大病毒变异监测范围,每周样本检测量提升至5,000份,及时发现新变异株。
-
促进经济复苏:继续实施消费刺激政策,计划2023年发放消费券20亿元,重点扶持旅游、餐饮等行业。
-
保障医疗物资:建立动态储备机制,确保抗病毒药物储备量满足3个月需求,解热镇痛药满足6个月需求。
江西省将继续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广大群众也应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