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6日新增本土确诊:新冠疫情最新数据与分析
成都疫情最新通报
根据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2023年6月6日0-24时,成都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截至6月6日24时,成都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832例,累计治愈出院1780例,目前在院隔离治疗52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5例。
从新增病例分布来看,6月6日新增的15例确诊病例中,锦江区4例,武侯区3例,青羊区2例,金牛区2例,成华区2例,高新区1例,天府新区1例,新增的8例无症状感染者中,锦江区3例,武侯区2例,青羊区1例,金牛区1例,高新区1例。
近期成都疫情数据回顾
回顾近期成都疫情发展态势,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数据了解疫情变化情况:
- 5月3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
- 5月3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无症状感染者6例
- 6月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
- 6月2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4例,无症状感染者8例
- 6月3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例,无症状感染者9例
- 6月4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
- 6月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4例,无症状感染者8例
- 6月6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例,无症状感染者8例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成都本土确诊病例数在5月底至6月初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整体波动幅度不大,基本维持在10-16例之间,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相对稳定,保持在5-9例范围内。
重点区域疫情分析
锦江区疫情情况
锦江区作为本次疫情的重点区域之一,6月6日新增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新增病例主要与前期已公布的聚集性疫情相关,截至6月6日24时,锦江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86例,其中已治愈出院275例,在院治疗11例;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132例,已解除医学观察125例,尚在医学观察7例。
锦江区已划定高风险区2个,中风险区5个,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管控措施,中风险区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管控措施,区域内已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6月6日共采样检测42.8万人次,结果均为阴性。
武侯区疫情态势
武侯区6月6日新增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新增病例中,2例为集中隔离发现,1例为社区筛查发现,2例为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武侯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24例,治愈出院312例,在院治疗12例;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145例,已解除医学观察138例,尚在医学观察7例。
武侯区目前已划定中风险区3个,涉及玉林街道、簇桥街道和红牌楼街道部分区域,6月6日,武侯区开展重点区域核酸检测,共采样28.6万人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提醒市民,如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向社区报告并就医。
疫情防控措施与成效
成都市针对当前疫情形势,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
核酸检测:6月6日,全市共设置核酸采样点1568个,完成核酸检测采样312.6万人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重点区域已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确保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
-
流调溯源:全市组建流调队伍186支,共1085人,对新增病例开展全面流行病学调查,截至6月6日24时,累计排查密切接触者2865人,次密切接触者4328人,均已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
医疗救治:全市定点医院储备床位1568张,其中重症床位256张,目前52例在院确诊病例中,普通型48例,轻型4例,无重症和危重症病例。
-
物资保障:全市储备医用防护口罩560万只,医用外科口罩1200万只,防护服86万套,核酸检测试剂盒320万人份,能够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
-
疫苗接种:截至6月6日24时,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286.5万剂次,其中第一剂次1256.8万,第二剂次1228.4万,加强免疫接种801.3万,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达91.2%。
病例活动轨迹公布
根据成都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信息,6月6日新增病例主要活动轨迹涉及以下场所:
-
锦江区:
- 5月30日-6月2日:春熙路步行街、IFS国际金融中心、太古里商圈
- 6月3日:锦华万达广场、伊藤洋华堂(锦华店)
- 6月4日:家乐福(牛市口店)、华润万家(东大街店)
-
武侯区:
- 5月31日:玉林生活广场、好又多超市(玉林店)
- 6月1日:武侯祠大街、锦里古街
- 6月2日:来福士广场、沃尔玛(高升桥店)
-
青羊区:
- 6月3日:宽窄巷子、人民公园
- 6月4日:天府广场、成都博物馆
-
金牛区:
- 6月2日:金牛万达广场、永辉超市(金牛店)
- 6月3日:欢乐谷景区
-
高新区:
6月4日:环球中心、银泰城购物中心
成都市疾控中心提醒,与上述场所有时空交集的市民,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报备,并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措施。
专家分析与建议
针对当前成都疫情形势,四川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李明教授分析指出:
-
病毒特征: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本次疫情病毒株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与国内近期流行毒株高度同源,该毒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平均潜伏期缩短至2-3天。
-
传播特点:现有病例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和场所聚集性特征,约65%的病例为家庭成员间传播,25%为同工作单位或同活动场所传播。
-
防控建议:
- 市民应坚持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和密闭空间
- 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动,保持社交距离
- 主动配合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 及时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
- 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成都市卫健委表示,将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呼吁广大市民不信谣、不传谣,积极配合各项防控措施,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