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电源时,需考虑功率需求、稳定性、效率和保护功能。

电源是电脑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件,它不仅为硬件设备提供电能,还直接影响到整机的稳定性和性能,选择合适的电源不仅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还可以节省能源、延长硬件寿命,以下是选择电源时需要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
1、明确需求:在选购电源前,需要明确自己整套平台的功耗上限,这样才能确定要选择电源的额定功率,一般的电源在50%的负载下可以达到最高的电源转化率,因此计算出整机最大功耗后乘以2,即可得到所需要的电源瓦数大小,一个基本公式是:(CPU功耗+显卡功耗)x 1.5=合适功率。
2、查看铭牌信息:基本的电源信息都在铭牌上,包括交流输出(工作电压范围)、+5V、+3.3V、-12V、+5VSB等电压输出。+12V输出负责CPU和显卡的供电,同功率下,+12V输出功率占的比重越高,说明电源的品质越好。
3、关注80PLUS认证:80PLUS认证是美国能源署出台的一项致力于电源节能的方案,主要考量电源的能源转化率,认证分为白牌、铜牌、银牌、金牌、白金牌以及钛金牌六个级别,级别越高,电源的转化效率越强,质量也越好。
4、考虑电源内部元件:电源的内部元件如PFC(功率因数校正器)、电容和PCB板材等也影响着电源的质量,主动PFC设计难度大,制作成本高,但其转换效率高,为目前的主流应用,固态电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耐久,不容易出现爆浆的情况,PCB板材的好坏也影响着电源是否耐用以及是否能承受住高强度电流。

5、考虑电源风扇大小:电源工作时会产生热量,散热性能不好的话容易影响到电源的寿命乃至整个机箱的温度,相同转速下,风扇直径越大,散热性能就越强,如果风扇直径不大,为了保证散热,厂家会加快风扇转速,这样风扇噪音也就越大。
6、考虑电源接口形式及线材:电源有非模组、半模组和全模组三种形式,非模组电源的输出线材和电源是固定的;半模组电源是有部分线材固定,部分接口、线材没有固定,可以自己选择使用;全模组电源则是所有输出接口以及线材都可以按照个人需求习惯使用,搭配上电源配备的扁平化线材,机箱走背线非常方便。
选择电源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确保选购到既符合需求又品质优良的电源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