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测量距离主要基于两种技术原理:一是通过摄像头结合AR(增强现实)或图像算法实现,二是利用激光雷达(LiDAR)等传感器进行精确测距。 ,**摄像头测距**:普通手机通常依赖单/双摄像头捕捉物体,通过三角测量或透视变换计算物体与摄像头的距离,双摄手机通过视差原理估算距离,而AR应用则借助已知物体尺寸或标记点进行比例换算。 ,**激光雷达测距**:高端机型(如iPhone Pro系列)配备LiDAR传感器,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计算反射时间(ToF,飞行时间法)直接获取高精度距离数据,误差可控制在厘米级,适用于3D建模等场景。 ,两种方式均需软件算法辅助,但激光雷达在暗光环境下表现更优,而摄像头方案成本更低,适合日常轻度使用。现代智能手机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技术实现距离测量: 1. **AR技术**:利用摄像头和传感器(如陀螺仪、加速度计)结合增强现实算法计算物体间的相对距离。 2. **激光雷达(LiDAR)**:部分高端机型(如iPhone 12 Pro以上)配备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脉冲精确测量物体距离。 3. **超声波传感器**:少数手机通过发射超声波并计算反射时间测距,但普及度较低。
常用手机测距方法
以下是主流手机测距方式对比:方法 | 适用场景 | 精度 | 支持设备示例 |
---|---|---|---|
AR测距APP(如Measure) | 室内家具、物体尺寸 | ±1-5cm | 安卓/iOS(需ARCore/ARKit支持) |
激光雷达扫描 | 建筑、3D建模 | ±0.1-1cm | iPhone 12 Pro及以上 |
地图工具测距 | 户外路线规划 | 米级 | 高德地图、Google Maps |
详细操作步骤
使用AR测距工具(以iOS为例)
- 打开系统自带的《测距仪》APP
- 移动手机使圆点对准测量起点,点击“+”标记
- 缓慢移动设备至终点,屏幕显示实时距离
- 支持自动识别矩形物体(如画框)并计算面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激光雷达精准测量
- 需iPhone Pro系列或iPad Pro(2020款后)
- 打开《3D Scanner App》等专业工具
- 扫描物体表面生成点云数据,误差可控制在毫米级
地图软件测距(户外场景)
- 在高德地图中长按起点选择“标记”
- 点击“测量距离”后拖动地图至终点
- 支持多点连续测量(如不规则地块周长)
影响精度的关键因素
- **光线条件**:AR测距在弱光环境下误差增大50%以上 - **设备性能**:iPhone 14 Pro的LiDAR精度比iPhone 13提升20% - **操作规范**:测量时保持手机匀速移动可减少抖动误差专业替代方案
对于工程级需求,可搭配蓝牙测距仪(如Bosch GLM50C),通过手机APP接收数据,精度可达±1.5mm,最大测程50米。FAQs
Q1:没有激光雷达的手机如何提高测距精度?
A1:建议:
- 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
- 使用三脚架固定手机减少抖动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如测量3次剔除最大偏差值)
Q2:手机测距结果能否作为法律依据?
A2:不能,根据《计量法》规定,法定测量需使用检定合格的专用工具,手机测距仅适合日常参考,重要场景(如房屋面积测绘)需委托专业机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