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网站

Good Luck To You!

如何正确煲机头戴式耳机?

头戴式耳机煲机通常指通过连续播放音乐来让新耳机的驱动单元充分磨合,以期达到更好的音质表现。
如何正确煲机头戴式耳机?-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煲机,也称为“Burn-in”,是指新购买的耳机在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音质逐渐稳定和改善的过程,对于头戴式耳机来说,煲机尤为重要,因为其内部元器件如振膜、音圈等在新状态下需要经过一定的磨合才能达到最佳性能,下面将详细介绍头戴式耳机的煲机方法:

1、煲机原理

煲机主要是为了让耳机的机械系统进行一个快速老化,达到一个磨合的程度,动圈耳机的发声系统是由音圈驱动振膜,而振膜是固定在耳机的架子上,从理论上讲,振膜运动应当是一种活塞(垂直)运动,这需要振膜的边缘有较大的顺性,新耳机的声音会明显感觉到干、冷、硬,高频有毛刺,低频松散不凝聚而带有明显背噪,主要原因就是新耳机的振膜边缘是比较紧的,弹性大而顺性小,经过一段时间的煲机之后,振膜折环会在声音和空气的压力冲击下,收缩能力会变得富有弹性,从而带来声音细节表现更丰富、声音过度更加顺滑、人声更加醇厚、高频毛刺减少或消失、低频更加收敛且有弹性感和凝聚感,降低背噪,提高低频的纯净度。

2、一般煲机方法

采用粉红噪声或者白噪声做信号源:粉红噪声或白噪声可以覆盖较宽的频率范围,对耳机进行全面的煲机。

如何正确煲机头戴式耳机?-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初期以正常音量连续煲24小时:让耳机逐渐适应声音信号,不要一开始就使用过大音量。

停4小时:给耳机适当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用大音量(耳朵刚好难以承受)8~12小时:进一步激发耳机的性能,但要注意控制音量,避免损坏。

再停4小时:再次休息,保护耳机。

正常音量煲24小时: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继续煲机。

如何正确煲机头戴式耳机?-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此反复:大约一周后,耳机就基本“熟”了。

3、专业煲机方法

使用发声软件和相关CD光盘:如果能找到粉红噪声全频扫描CD音轨则更好,如果没有,则需要下载频率发生器来在计算机上进行,这种频率发声器能手动设置频率范围、扫描时间,并可以选择发声波形的种类(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等),发声的频率范围要保证在20Hz~20KHz之间,一次全频扫描时,需要尽可能延长扫描的全频周期,建议全频道扫描设置时间起码在30-40秒以上。

调节总音量:考虑到每个人的耳朵对于频谱的灵敏度接收都不一样,所以建议音量以人耳听感最佳舒适的为准,不能过大也不宜过小。

注意安全:从耳机或者音响的安全方面考虑,可在播放以前先行听听最高与最低频点发声时扬声器或耳机有无不胜负荷的情况发声,以免造成发生设备的损坏。

4、自然听煲机法

保持音量适中:新耳机到手之后,音量保持在60%以下30%以上慢慢听就可以了(具体音量匹配以人耳在安静或者嘈杂的环境下选择最佳舒适听觉为准)。

多样化曲目:非专业用户的乐曲往往都是多风格多类型的,所以自然听煲机法就是一个较合适的方法。

时间要求:在这样自然听的环境下让耳机或者音响经过一个月左右磨练就能使设备达到一个较好的状态。

5、注意事项

不可心急:煲机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将音量、时间和曲目进行不同的调整,反复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耳机的煲机方式。

音量控制:音量千万不能太大,耳塞振膜是很脆弱的材料,音量大的话,音圈运动的行程也就大,从而剧烈拉动振膜,会造成音圈松脱,振膜变形甚至撕裂等等。

适当休息:由于音圈存在着电阻,工作久了会发热,搞不好还会烧了音圈,最好是隔两个小时停几分钟然后再继续。

6、推荐曲目

第一阶段: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一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

第二阶段: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二的音量连续播放不同风格的CD 5 10小时(包括人声、交响、电子乐、流行)。

第三阶段:选择你最喜欢的CD用较大的音量(你能承受的最大音压)试1-2小时。

第四阶段:恢复中等音量播放柔和的音乐(比如班得瑞或钢琴曲)5小时。

日常聆听:在煲机的过程中,也可以穿插一些日常聆听的音乐,让耳机逐渐适应各种音乐类型和风格。

7、表格示例

时间段 音量 备注
第一天 正常音量 粉红噪声/白噪声 连续煲24小时
第二天 休息4小时
第三天 大音量(耳朵刚好难以承受) 粉红噪声/白噪声 8~12小时
第四天 休息4小时
第五天 正常音量 粉红噪声/白噪声 24小时
第六天及以后 正常音量 多样化曲目(人声、交响、电子乐、流行等) 持续聆听,适当休息

通过上述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相信你可以更好地为你的新头戴式耳机进行煲机,使其尽快达到最佳状态。

«    2025年4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